有高质量的教师,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。强教必先强师。
近年来,株洲市醴陵市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“立教之本、兴教之源”的基础性工程来抓,积极构建“学、研、培、考、评”五位一体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,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能力,为醴陵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师资保障。
过去十年来,醴陵教师的非专业化问题突出,且偏远乡村学校尤为明显。如何全面、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、水平,缩小教师教学水平上的差距,整体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,成为摆在当地教育人面前的全新课题。
为加快推进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补齐乡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短板,醴陵市围绕“优质带动,分片覆盖,共同发展”的工作思路,不断健全“城市带农村”“大校带小校”“强校带弱校”的集团化办学体系,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、示范和引领作用,带动全市所有学校共同发展。
“集团化办学,为我们乡村偏远学校送来了‘及时雨’。”贺家桥中学校长刘国富深有感触。该校地处醴陵最南部的明月镇,教师流动频繁且年轻化,全校40余名教师中35岁以上的仅有5人。“乡村学校培训机会少,老师教学经验不足、专业成长缓慢,学校师资力量薄弱,教学质量曾常年处于低谷。”
贺家桥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研讨会
2020年,城区优质学校渌江中学与明月镇贺家桥中学等4所中学组建“醴陵市渌江中学教育集团”,做实了城乡学校协同一体发展的新路径。
携手共进,如何强师?刘国富用“资源共享、教研共建、课改同行”三个关键词来解释。“渌江中学充分发挥名校名师优势,定期选派学科带头人、骨干教师进行送教送培活动,把脉问诊、传经送宝,不仅提供丰富的学科资源库,还送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。”
邱卫华名师工作室成员与贺家桥中学部分老师合影
贺家桥中学在集团优师团队的指导下,创新引入渌江中学“三学课堂”课程改革模式,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。今年11月中旬,该校9个学科教师分批前往渌江中学进行跟岗学习,深入课改课堂,听优质课、开研讨会,从课程设计、教学设计、教学模式等全方位带动年轻教师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新课标,改进教学方式,提升教学能力。
贺家桥中学教师上示范课
“在课堂中,老师要学会把课堂还给学生,让学生在善倾听、敢表达、勇质疑中真正掌握知识、提升素养。”贺家桥中学语文老师旷利丹积极参与教研,实践课改,也品尝到了新理念、新模式所带来的系列变化和喜人成果:她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,个人担任起学校教科室主任工作,今年9月的教师节还获评醴陵市优秀教师。
渌江中学教师送教贺家桥中学
“一大批教师飞速成长起来,学校教学质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”刘国富开心地说道。
目前,醴陵市以城区优质中心学校为龙头,组建东、南、西、北四个城乡教育高质量发展共同体,逐步缩小基础教育城乡、区域和校际之间的差距,实现教育理念、教研成果、信息技术、管理经验等优质资源共建共享,为边远学校提供教学示范和专业支持,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互补,提升新时代乡村教师育人能力。
除了集团化办学开展校际帮扶,针对农村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、教学能力欠缺的实际,2019年以来,醴陵市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出若干学科骨干,组建了由学科教研员、名特优教师构成的33个学科名师工作室,在全市中小学组织实施名师工作室与乡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“星火行动”计划,以实现农村学校“加强薄弱学科建设、固化校本研修模式、引领教师专业成长、辐射区域整科整校”的教育目标。
“星火计划”启动的第一年,数学薄弱的王仙中学便申请成为了“星火计划”基地校。“数学名师工作室以团队的形式深入学校,定期开展集体备课、研课磨课、同课异构、教学论坛、专题讲座和课题研究等活动。”学校教科室主任颜芳介绍,以课堂为阵地,以问题为导向,“星火计划”通过各类教育教学研讨活动,让教师在“家门口”的培训中提升,为学校数学教学注入了全新活力。
2022年,王仙中学结合地理学科师资力量薄弱的校情,继续作为“星火计划”基地校申请了地理名师工作室的帮扶计划。
醴陵市初中地理学科专题复习研讨暨5月份名师工作室星火计划活动专家讲座
“刚走上讲台时,我像无头苍蝇,没有任何方向。是‘星火计划’给了我站好讲台的底气和动力。”地理老师刘艺透露,2021年刚来学校时,由于专业不对口,本校也没有经验丰富的地理老师可以请教,她一度因为担心上不好课失眠焦虑。地理名师工作室的到来,为她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。
王仙中学刘艺老师上专题复习课《农业和工业生产因素分析》
“要有效构建情景化课堂,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;重视问题导向,引导学生主动学习、积极思考……”她的听课本上,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师团队提出的建议。通过听课观摩和专家一对一教学示范,仅一年时间,她教学能力提升明显。12月12日,在醴陵市教学视导活动中,她执教的地理示范课得到教研室的高度肯定。
根据“星火计划”的要求,每个名师工作室每年定点帮扶一至两所乡村学校,每期至少到所结对的星火计划学校开展送教送培活动3次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每次送教活动前要精心准备,制定送教方案,安排送教时间表,活动形式要丰富多样,彰显出特色,突出效果,保证按质按量完成送教任务。帮扶活动的开展情况将纳入名师工作室和学校的目标考核。
过去4年,醴陵市超过2000人参与本项目的研修活动,助推一大批中小学逐步形成了主题化校本教研、专业化教师发展、生本化课堂改革同步推进的发展模式,并辐射带动学校其他学科、区域内其他学校同质发展,老师们一致认为“这是家门口最好的培训”。
责编:曾高 编辑:邱梦
来源:株洲教育